甲沟炎vs嵌甲:一字之差,治疗大不同
文章来源: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发布时间:2025-08-15
脚趾红肿疼痛、走路如踩“针毡”?许多人误以为这是“指甲长进肉里”的嵌甲在作怪,实则可能是甲沟炎引发的炎症反应。这两种看似相似的足部问题,病因与处理方式截然不同——嵌甲是物理性“甲板嵌入”,甲沟炎则是感染性“炎症扩散”,混淆治疗可能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
嵌甲的“罪魁祸首”往往是错误的修剪习惯或鞋子挤压。指甲边缘被剪得过短、呈圆弧形,或长期穿尖头鞋、高跟鞋,会让甲板在生长时失去方向,逐渐向两侧肉里“钻”。初期可能仅轻微不适,但随着指甲持续嵌入,皮肤被刺破,形成微小伤口,为后续感染埋下隐患。此时若强行将指甲抠出或剪得更短,反而会加重嵌入深度,形成恶性循环。 甲沟炎的“导火索”则是细菌或真菌的入侵。当嵌甲造成皮肤破损,或日常修剪指甲时划伤甲沟,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便可能趁虚而入,引发局部红肿、化脓,甚至伴随跳痛感。与单纯嵌甲不同,甲沟炎的疼痛更剧烈,且可能伴随发热、甲板变色等感染迹象,若不及时干预,炎症可能向甲下扩散,导致甲床损伤。 处理方式需“对症下药”。嵌甲初期可尝试“垫棉法”: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垫在指甲与嵌入的皮肤之间,引导甲板向外生长,避免进一步嵌入;日常修剪指甲时,保留1-2毫米的边缘,剪成平直形而非圆弧形,减少嵌入风险。甲沟炎则需以“抗感染”为主,可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的碘伏湿敷红肿处,每日2-3次,帮助清除分泌物、抑制细菌;若已形成脓肿,需避免自行挤压,防止感染扩散。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嵌甲与甲沟炎虽症状相似,但病因与护理重点截然不同。前者需调整修剪习惯、改善鞋子舒适度,后者则需注重清洁消毒、控制感染。若自我护理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,如出现剧烈疼痛、甲板松动等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避免延误恢复。- 上一篇:手指甲沟炎:别让红肿影响生活
- 下一篇:没有了